说起智能床,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个产业还未发展至人尽皆知的规模;但说到睡眠质量,相信大家都希望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并且在睡眠质量不好的时候使用过一些方法去改善它。
那么智能床作为一种新鲜的智能家居产品,它有什么特点,又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体验呢?
更现代主义的设计
智能床有一种分类,分别称为欧式和美式智能床,欧式为排骨架结构,美式为床板式结构。看到这个分类,我不禁想,为什么没有中式?
我们在谈论家装风格的时候经常在美式、欧式、中式之间徘徊,但我们观察智能家居产品的时候,许多产品的风格已经是不能单纯地用欧式、美式进行区分,而是更具有科技感、现代感。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智能家居产品会更倾向于变得现代主义一些。
如果把智能床设计成中式,能不能实现智能功能先不管,当你面对一张传统外观的床时,能想象出它里面有什么科技含量吗?这种情况就容易产生违和感,即便是用美式、欧式作为智能产品的卖点,我也觉得有些违和,在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时代,为什么家具行业没有形成许多现代主义的流派呢?
所以智能床应该和几百年前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让人一眼就看出这绝对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床,而是一件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科技产品。
当然,不是说要杜绝欧式美式的智能床,它们的设计师也会多多少少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如果能将创新设计、以及设计语言变革得更加彻底就好了。
一张外观漂亮的床能够给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人的心情好了,睡眠质量也就相对容易得到提升。
电动床不一定是智能床,但智能床一定是电动床
这个道理很简单,正如手机不一定是智能机,还可能是功能机一样。
虽说电动床不一定是智能床,但电动的功能还是挺不错的,目前电动床也还没普及开来,所以要等智能床还得经历电动床的过渡期。
近期,广州家博会也展示出了不少家居用品,其中也包括电动床,我也前去参展观望了一番。
比较经典的电动床能够将床立在墙边(纯电动,缺点是立起来比较慢),从而节省出一定的空间。
沙发与床二合一的版本我也很是喜欢,这样可以看电视的时候把床立起来,枕头当抱枕或靠垫用,睡觉的时候再把枕头放回床上。不过,还得有地方放被子吧?旁边的储物柜貌似派上了用场。
如果说智能床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话也确实不错,但考虑到智能床的重量以及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大部分智能床都不会具有这种折叠功能。
不可或缺的智能床垫会是什么构造?
此前,看到一个新闻报道的智能床,里面是由成百上千颗“气球”组成的,可通过调节气球内部的气体来改变床的形状,至于体验如何,还得亲身躺一下才知道。
我就不放其他品牌的床垫了,放张小米生态链的(虽说没有做出智能床垫产品)……
不过一张好的智能床必须是配有智能床垫的,并且这里说的智能不是伪智能。
什么样的床才能够称之为好的智能床呢?
一、需具有控制系统,如手机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控制
二、搭载智能感应系统,能够识别并且记录睡眠状态
三、根据用户的睡眠状态对床垫进行实时的调整
以上三点我觉得必不可少,下面再说的详细一点。
远程控制智能床强于近场控制,智能床可以买给父母用,如果他们不会使用智能功能,我们还可以远程了解智能床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的睡眠状况,适当的时候给予调整或者问候。
其实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睡姿或许都有所差别,对床垫的软硬度需求也不尽相同。
以小米科技申请的智能床专利为例,智能床可以提供用户一些推荐睡姿,如果睡眠姿势与推荐睡姿不匹配时,可以自动调节床垫的软硬程度,以适应用户的睡姿。
床垫的软硬度可调这一功能其实还蛮好玩的,根据说明书,软硬度可在1~100个级别之间调整。
要实现床垫软硬度调整的功能就必须在弹簧处安装传感装置,并且弹簧需连接液压控制器或者通过控制线圈中经过的电流强度来控制弹力。当然如果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话还需要磁力板的作用。
小米也给出了计算弹簧弹力的公式:H=E×k+A,其中,H表示每个弹簧的软硬度,E表示弹簧的弹性信息,k和A为预设调整变量值。
其他品牌的智能床也有不少功能,除了能判断睡眠状态外,还能在用户打呼噜的时候调整床垫的倾斜角度,直至呼噜声停止。至于这个功能的原理,可能学医的朋友会比较懂一些。
智能床还应该能根据用户近期的睡眠状态给出合理的健康建议,比如告诉用户入睡时间是否应该提前,近期是否应该加强锻炼等。(有些智能床甚至有按摩功能)
当然智能床也能加入闹钟的功能,甚至加入语音操控系统,或者其他多媒体功能。也可以在床沿位置布置灯条,半夜起床的时候能够自动亮起,这样小夜灯都省了。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床具或许会成为更懂你的贴身智能产品之一,结合你身上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床将给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作者:雄伟
谢谢阅读,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优雅派』 » 智能床将带来怎样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