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行李箱一直都是我们身边的痛。本就因为长途奔波身体劳累,还要拖上一个塞得满满的行李箱,既心塞又无奈。还好智能这股风吹走了手环,吹红了音箱终于吹到了行李箱。而智能行李箱虽然“智能”,但是每件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智能行李箱也不例外,下面跟随小赛姐姐一起来看看吧!
一、电池需突破。
智能行李箱的多种智能化功能虽很吸引人,但航空界对智能行李箱内装的锂电池自燃着火等的安全疑虑始终存在。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指出,2017年锂电池引发机舱火灾事故,平均每10天就会发生1件。鉴于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指示旗下近300家航空公司会员,对乘客携带的使用锂电池的智能行李箱加以规范。IATA宣布,自2018年1月15日开始,内建可拆式锂电池的智能行李箱,须将电池拆卸方可托运,或当成手提行李带上飞机,但全程须关闭电力。电池不可拆卸的智能行李箱禁止登机。
二、稳定性不佳。
目前智能电子产品行业在发展时一方面大力追求技术的不断超越提升,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使用者体验问题。做一款智能硬件,事实上一个产品经理加OEM就能做出来,但这仅仅是保证产品的问世,最后如何稳妥有效落地到用户是最核心也是目前做得尤为欠缺的环节。目前智能行李箱市场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整体技术水平都差不多,采用的多项技术整体看似已经很成熟,但其中问题仍然很多,其中一大问题即是稳定问题。如行李箱内置多种电子器件后箱体的防水防震以及因器件内置而存在的信号不稳定等问题。
三、整体性价比低。
大多数智能行李箱内置电子称重模块、定位系统和USB充电接口等以完成诸多功能的实现。但由于目前大多数行李箱足够小,可以直接携带登机而没有托运的必要,同时即便把行李箱彻底塞满,通常也不太可能会超重,因此称重功能用处并不明显。而类似于采用蓝牙工作的追踪器由于受距离限制致使位置追踪功能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有用,如果行李箱不幸被偷走,极有可能会由于距离问题而无法做到帮助找回行李箱。USB充电功能虽很实用,但它的10000mAh以上的电池非常笨重,并且购买一部相同容量的移动电源即可并且成本还可以进一步缩减。同时免费Wi-Fi、电源插座以及各种共享充电宝等在机场变得越来越普及,所以行李箱的充电功能作用也并不明显。事实上,智能行李箱的许多功能是可以通过第三方配件添加到现有的行李箱当中来实现的,并且成本上能够做到更加低廉,如用户可以购买追踪设备、电子磅秤、移动电源、甚至是笔记本支架和迷你热点等来实现智能行李箱提供的各项功能。
随着整个产业的向前发展,我们将会看到那些更合理的产品出现。我们想要看到更高品质的应用和独特的技术,比如RIMOWA的电子墨水标签牌,它能够对需要显示的行李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这时纸质标签所无法做到的。
赛亿科技 电子技术哪家强?中国奥芯挑大梁!